|
|

3月24日至27日,為推動疫后研學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發展,由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中國旅游協會親子游與青少年營地分會、北京體育休閑產業協會、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共同主辦,親子游與青少年營地分會會長單位-親子貓 (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學貓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協辦的第八屆新時代研學旅行論壇在北京召開。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理事長郭傳杰,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王路江,中國旅游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北京體育休閑產業協會會長荊樹磊,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周詳,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化工大學原副校長李顯揚,北京博物館學會秘書長哈駿,中國研學旅行發展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楊,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博物學者、中國動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段煦,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魏巴德,研學貓首席執行官鄧青,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處原副處長李永生,九洲藍色干線研學項目負責人、珠海國際度假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歐子渝以及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協會,研學旅行服務商,營地機構,新聞媒體代表等約550人參加此次會議。
25日,王路江、佘小殷、荊樹磊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歡迎。王路江提到,“研學旅行是推動青少年群體健康成長必由之路,是教育和旅游融合的題中之義,研學旅行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要牢牢抓住專業化人才培養這一根本,加強系統設計、統籌謀劃,強化人才培養的教育性、實踐性、融合性和創新性,打造一支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化、高素質人才隊伍。”


郭傳杰以《科學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為題做了主題發言。郭傳杰指出,科學教育與研究性學習是體系與要素、總體與局部、理念與手段的關系。要在研究性學習過程深入貫徹科學教育的知識觀,應當將兩種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科學知識,即科學的結論性知識和科學的過程性知識結合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會有創造性,而不是只會讀書的“機器”。

哈駿在主題發言中表示,博物館是學生研學實踐的重要載體,研學在博物館領域可以開展的形式非常豐富,研學是博物館的優勢項目。同時向大家分享了《中國博物館研學調研報告》(公眾號后臺回復“博物館”即可獲取)。

哈駿主題發言
“研學旅行政策紅利仍在持續釋放。”張楊在發言中指出。從國家到省、到地方,研學旅行政策不斷發布。研學旅行市場的創新動能既要向內尋,更要向外找。當“萬物皆可研學”的時代到來,行業企業只有建立起“內驅外融”的動能體系,才可能逐步構建行業與市場競爭的門檻。

邢暉主任表示,產教融合鼓勵企業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可在招生就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等15個方面展開,1+X證書、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型企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等則成為校企合作新的增長點。

如何利用博物館的社教功能服務于研學旅行?一是在博物館線路設計中要與主題呼應;二是展館、展線、產品要有重點,有取舍;三是要有相對獨立的講解;四是要定制特色活動。段煦在做主題發言時如此說到。

段煦主題發言
“研學旅行的春天已經到來,研學旅行要么特色,要么規模。”魏巴德在發言中如此強調。他建議,研學企業不要上來就做全域研學,要小而美,聚焦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可以是科學主題,可以是工業主題,也可以是獨特的課程。從規模上來說,可以是本市,可以是本省,也可以是全國,從而做到大而強。

“研學旅行市場需求變化與研學供給側改革”主題沙龍環節在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學院副院長丁潔的主持下進行。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文化旅游與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峻,廣東開放大學附屬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隆艷,保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帶頭人、研學EEPM證書(高級)培訓教師陳學菊,福建省知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親子貓福建省城市合伙人陳捷,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新堯牧場、新堯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牛亞彬分別從各自角度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由于區域經濟的結構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高職研學旅行專業培養目標具有區域性。不同地區的經濟基礎、生產力水平不一樣決定了不同地區所需要的人才能力結構也不一樣。”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處原副處長李永生在發言中指出。同時,他表示,每一所職教院校在確定培養目標時,都應該充分考慮學校所在地的區域經濟,考慮學校的專業底色(旅游類、教育類、體育類、農業類等)。

九洲藍色干線研學項目負責人、珠海國際度假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歐子渝以“海員的日記本課程”為例向大家分享了跨學科PBL研學課程探索與實踐。他在發言中指出,素質教育是大勢所趨,跨學科和PBL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有力手段。

知行合一文化科技發展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熊狀主持了“基地營地精耕和拓展”主題沙龍,分別邀請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院長宮斐、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副校長田秋萍、螞蟻力量兒童義工團品牌推薦官張瑞芳、北京研跡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洋為大家做了精彩分享。

25日晚上,海南省青少年研學旅行協會副理事長、海南省青少年事業發展中心秘書長吳日新,多彩貴州研學智慧教育中心主任、貴州省研學旅行協會秘書長夏青,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葡萄酒與烈酒分會會長、香港佳得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白楊,螞蟻力量兒童義工團品牌推薦官董事長張瑞芳分別以各自企業研學產品為例,與大家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張瑞芳主題發言


夏青主題發言
會議期間,舉辦了中國旅游協會親子游與青少年營地分會換屆、北京新時代教科院特聘專家聘任、2022年度研學旅行人才培養與就業創業研究課題立項等儀式,發布了第三屆新時代研學旅行職業技能大賽和2023年親子貓城市合伙人合作政策的相關信息。


場內人員合影
26日,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儲朝暉,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國家級研學營地)副校長楊春健,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中國研學旅行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華漢旅規劃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代改珍,北京新時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旅游協會親子游與青少年營地分會秘書長鄧青等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研學旅行服務商、營地機構、專家學者等參加了第二天的論壇活動。
“研學旅行的重點在‘研’和‘學’!”顧明遠先生在發言中如此強調。他表示,研學旅行是一種教育活動,研學旅行指導師首先是一個教育工作者,疫情之后開展研學旅行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況。

在顧明遠、孫星、儲朝暉、楊春健、楊靜利、魏巴德、鄧青等人的共同見證下,第一屆研學節籌備工作正式啟動。


孫星在講話中指出,工業文化研學不但是傳承工業文化、傳播工業精神的重要抓手,更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新人的重要途徑。下一步,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將立足各行業、面向全國各地,擇優選取優質企業資源,充分發揮中心頂層設計和資源整合的作用,共同建設“工業文化研學實踐教育試點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樣板和標桿,樹立行業風向標。

新課標背景下,研學旅行指導師有了新的能力要求,即適應新課標理念制定研學旅行方案的能力;跨界思維能力;立體構思與多方協調能力以及深度理解、人際溝通、應急處置、語言表達、教育管理等若干特殊能力。儲朝暉在發言中如此介紹到。

北京自動化工程學校是教育部掛牌的研學實踐教育營地,也是北京市教委勞動教育唯一學工基地。楊春健以該營地為例,為大家做了《國家級研學營地運營:如何與基地良性互動》的主題分享。

如何以“親子研學”賦能鄉村振興?親子友好型鄉村建設是底層邏輯,親子+研學產業構建是核心主題,鄉村傳統與時尚創新為文化有機融合的活力源泉,組織與人才建設是發展保障。代改珍在做主題發言時如此表示。

鄧青在發言中為大家介紹了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的有關情況,分別對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職業技能初級、中級、高級證書做了闡釋。過去的幾年里,親子貓認證研學EEPM實踐就業機構、基地、營地超3383名考評員,有超過16000家企業為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就業機會。

鄧青主題發言
下午,與會人員跟隨主辦方的腳步一起在鳥巢進行了參觀體驗。

27日,與會人員分別到北汽新能源工業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北京市自動化工程學校(國家級研學營地)實地考察體驗。
據悉,新時代研學旅行論壇(NEW ERA EDUCATION EXCURSION FORUM,簡稱 NEEF,原“中國研學旅行論壇”)是國內研學旅行行業權威論壇,致力于搭建研學行業高端交流平臺。新時代研學旅行論壇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聚焦核心素養,發展素質教育。論壇倡導去中心化,為供求雙方創造一個公平、深入、全面的交流平臺,旨在推動研學旅行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疫情放開后的第一年,研學行業市場蓄勢復蘇背后面臨的諸多挑戰,需要研學產業鏈上的各主體一起努力。此次論壇的召開,對疫后文化、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研學行業復蘇,信心提振,以及促進研學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