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由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主辦的《地球科學旅游大講堂》公益培訓活動在中國旅游協會微網平臺成功舉辦,欄目播出后受到了業界的歡迎。
首期主講人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會長吳必虎教授從四個部分展開授課:
自駕游增長趨勢。自駕游是以中短途為主的品質旅游,已成為國內移動旅游主流之一,驅動旅游消費從點狀聚集向全域輻射,在疫情之下仍保持一定的增長。
交旅融合政策推進與風景道體系建設。指出我國自駕游的交通設施是完備的,并梳理了國家關于風景道建設等完備的政策信息。
風景道沿線地學旅游產品。指出沿途道路網絡隨眼可見地球科學旅游產品,列舉了國內外著名的風景道,如美國66號公路、澳大利亞大洋路、加拿大冰原大道、川藏公路/國道318沿線等地球科學旅游產品;并介紹地球科學旅游已經擴展至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星空旅游/暗夜旅游、地球化學等領域的發展情況。
地球科學旅游可移動旅居科技支撐。可移動旅居技術是交通旅游升級的科技支撐與保障,在條件比較艱苦、保護比較嚴格的地方,可利用現代的旅居科技解決旅游目的地既保護又利用的問題。
《地球科學旅游大講堂》還將陸續推出自然類博物館展陳設計的提質升級、自然保護地科普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自然研學發展的趨勢與展望、星空旅游目的地打造、地球科學旅游助力地勘行業轉型探索等系列課程,敬請大家繼續關注!
關注“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回復“課件”,即可獲得吳必虎教授的授課課件。
《地球科學旅游大講堂》以直播形式播出,可掃下方二維碼觀看回放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