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3月23日-25日于北京舉辦的第二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上,首都機場集團帶來了機場群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機場智能生產運行系統、機場能源管理系統、旅客智能安檢系統、RFID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和機坪模擬駕駛系統等信息化產品。隨著這些系統陸續投入使用,旅客的出行體驗和效率將得到極大改善。
首都機場集團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其中,機場群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捷運軌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和霧化消毒機器人是集團展出的亮點。

捷運軌道智能巡檢機器人
機場跑道是機場安全運行的生命線,是機場的核心安全管控風險。其中,跑道侵入事故,是國際航協發布的導致大型商業運輸事故的“三大殺手”之一。近年來,發生跑道侵入事件的數量逐年上升,亟需采用科技手段建立長期系統的防范。在此背景下,首都機場集團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與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研發了機場群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可防范機場地面運行車輛發生跑道侵入的風險,在國內首創跑道侵入大數據計算模型,是世界首例應用云端協同的機場群架構,采用北斗定位設備,核心硬件自主可控。
首都機場集團科技管理有限公司技術發展部主管李學知告訴記者,機場群跑道侵入智能監測預警系統使用ADS-B、邊緣計算技術實現超高頻預警分析,超過世界同類系統水平,可應用于各類樞紐機場、支線機場與軍民合用機場,通過科技手段實現風險的主動防范,有效提升跑道防侵入能力。該系統自2020年起在張家口機場、秦皇島機場長期實驗運行,收到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其一大特點是將車輛和航空器的位置進行實時分析比較,在跑道侵入事件發生前,向車輛駕駛員和塔臺管制員雙向提示,有效防范侵入風險。今年,該系統將在國內17家機場進行應用。

智能霧化機器人
一同亮相第二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的,還有捷運軌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和智能霧化機器人。捷運軌道智能巡檢機器人在全地形底盤的基礎上,搭載高清變焦攝像頭、高精度導航避障雷達、可升降系統等,具備自主導航、自主充電、靈活升降、人工智能識別、異常報警等功能,可替代或協助人工巡檢,實時回傳現場設備信息,實現對捷運車底全自動智能巡檢和智能識別的功能,已在首都機場投入應用。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飛機模型的智能霧化機器人具備專業消殺能力,消殺效果可達到99.99%,還可以實現自主導航避障、自動回充、后臺管理等智能功能。對比市場上常規機器人,此設備可配載醫用級干霧消毒液消殺+準分子燈消殺,使消毒手段更全面且機身更便捷,更可根據公司業務特點進行定制化設計。
來源:中國旅游協會民航旅游專業委員會供稿